當前位置: 紅果小說 耽美BL 穿成男頻文裡的惡霸炮灰 355

《穿成男頻文裡的惡霸炮灰》 355

樓喻當年從京城出使北境,穿過的最后一道國門就是孟州城門。

他當時只顧著思考如何破解北境困局,沒有仔細注意過孟州城是什麼模樣,只記得孟州城的驛館特別冷,被子特別,燒的炭不僅,煙還大。

這張折子上寫的容,再次勾起他的回憶。

奏疏不長,但言語質樸懇切,看得樓喻眉頭不皺起。

他吩咐道:“去楊先生和范相來一趟,還有兵部尚書和財政部尚書。”

片刻后,四人齊聚勤政殿,均行禮問安。

樓喻讓馮二筆將奏疏遞給他們。

“都看看,看完說說想法。”

四人看完之后,互相對視幾眼,兵部尚書段衡率先出列。

“陛下,孟州乃大盛邊關,氣候的確苦寒,臣以為,孟州知府這道奏疏應該并非虛言。”

奏疏上說,今年氣候比往年還要惡劣,孟州鄉野有不百姓因無柴取暖而活生生凍死。營中的一些將士也抵不了嚴寒,手足都凍壞了。

孟州知府寫這份奏折,就是希朝廷能夠撥些炭送往邊關,至保證邊關將士的生存。

北方是有炕的,但有炕不行,還得有薪柴或木炭充當熱源。要是沒有足夠的燃燒取暖,有再多炕也白搭。

樓喻約記得,他當年去孟州時,放眼去一片原野,看不到幾棵樹。如此一來,百姓的確很難尋到燃燒

他不由問:“孟州林木缺乏,百姓平日是如何燒水做飯的?”

這倒是把四人問住了。

他們從來沒有研究過這件事。

倒是范玉笙忽道:“此事微臣不知,但臣記得,惠宗在位時,朝廷也曾收到過類似的奏疏,當時為了保證邊關的安危,朝廷撥了不炭款過去。”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孟州的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多年了。

“當地為什麼缺林木?”樓喻又問。

楊廣懷回道:“臣在一本地方志上看過,孟州在前朝之前并不缺林木,但當時的朝廷為了擴大開墾,便命人砍去樹林,將樹林變耕地。”

孟州的百姓為了能填飽肚子,自然是拼命地開墾耕地,林木便越來越

孟州的土地并不沃,莊稼收不好,越不好,百姓就越開墾,越開墾,林木就越,森林的消失加劇土壤養分的流失,如此惡循環,便了如今這模樣。

樓喻第一反應是“退耕還林”。

但轉念一想,大盛如今的糧食總產量還不足以支撐全國百姓過上溫飽,真要“退耕還林”,孟州的老百姓就連吃的都沒有。

皇帝當得越久,他越到治理一個國家的艱難。

“當務之急,就是避免更多的傷亡。”樓喻下達指令,“樓尚書,財政部據孟州況,盡快撥下適量的炭款,務必保障孟州百姓和將士的生命安全。”

樓荃遲疑道:“陛下,即便撥了炭款,孟州也不一定能買到足量的木炭或薪柴。”

“為何?”

“一到冬日,除最南邊,大盛各地木炭的需求量非常高,炭價也高,不地方會出現一炭難求的況,尋常百姓買不到、買不起,就連薪柴也俏貨。”

有些靠山的百姓,還能從山上撿些木柴燒火,像孟州那樣的地方,連柴都沒有。

沒法燒火取暖,便只能扛。

很多年紀大的、子骨弱的,都會因為熬不住,在寒冷的冬夜離開這個人世。

Advertisement

樓喻本就份高貴,他從不缺炭,不是很清楚尋常老百姓冬日有多難熬,忽然聽到這樣的話,不由愧疚心揪。

“是朕思慮不夠周全。”

楊廣懷立刻道:“陛下日理萬機,臣沒能為陛下分憂,是臣無能。”

其余三人也都附和。

他們說的是真心話。

在他們眼里,樓喻是位心系百姓的明君,但出富貴,又如何知曉這些事呢?

此事斷然怪不到陛下上。

樓喻失笑,問樓荃:“樓尚書是如何知曉這些的?”

樓荃道:“都是聽別人說的。”

有很多同僚,有些同僚出貧苦,總會了解一二。

樓喻目落在殿炭盆上,那里頭是銀炭,燒起來無煙無味,專門供給貴人用。

這樣一份炭,在外頭或許都能賣上天價。

真奢侈啊。

他想了想,道:“煤石也可取暖,朕記得大盛不州府都有煤礦,可否用煤石取暖?”

“陛下,煤石開采本高,即便能夠售賣,老百姓也買不起。”楊廣懷道。

吉州就有煤礦,楊廣懷出吉州,卻很見尋常百姓用煤取暖的。

一方面是煤礦資源由朝廷管控,另一方面是煤石開采不易,價格并不比木炭便宜多

當年樓喻能用鹽跟程達換煤,尋常百姓又能拿什麼換呢?

樓喻道:“開采不易,量,價格自然不會低。”

但這是對塊煤而言。

塊煤燃燒旺盛,熱值高,燒得快,適用于窯爐冶煉,但若是普通百姓使用,不一定需要塊煤。

如果能夠提高煤礦開采技,降低煤炭本,百姓能不能用得起呢?

Advertisement

記得在現代,他小時候跟著爸媽回鄉下老家,看到過蜂窩煤和燒蜂窩煤的爐子。

當年他正是求知旺盛的年紀,見到新奇的事便逮著人問個究竟。

蜂窩煤是用散煤和黃土混合制的,三四只就能燒一整天,做飯燒水都可以,便宜又劃算。

而且蜂窩煤上有孔,燃燒利用率高,比起燒不盡的木炭或塊煤,確實要實惠得多。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蜂窩煤已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可它在特殊的年代,確實為普通老百姓帶去了足夠的溫暖。

但這件事還得細細琢磨,孟州的百姓和將士眼下亟待救命。

“傳朕旨意,從吉州征用煤炭支援孟州。”

吉州煤炭資源富,經過這幾年發展,煤炭開采量逐年增長,臨時支援孟州過冬完全沒有問題。

“臣等遵旨!”

幾人離殿后,樓喻便開始思考如何整合全國的煤炭資源,制造出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煤炭來。

他又來呂攸。

“采礦由你們工部掌管,你對煤石開采可有了解?”

呂攸答道:“據臣所知,全國各地的煤礦,大多都是用手鎬等工在淺表開挖,深的煤石很難開采。”

這也是煤石產量低的原因之一。

“不能鑿井?”樓喻問。

呂攸嘆道:“可以鑿井,但鑿井開挖極耗人力,只有一些較大的煤田使用這種技,況且,井下常有危險。”

樓喻頷首,煤井的確危險。

他本不懂采礦技,只好道:“傳令下去,若有人改進鑿井技,提高煤礦開采量,朝廷必有重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Advertisement

樓喻現在需要的不是勇夫,而是工程技人員!

“臣遵旨!”

“你們工部也多研究研究機械作業,靠人力當然效率低,都腦子想想怎麼用機械代替人力。誰發明出了好東西,朝廷同樣重賞。”

“臣遵旨!”

樓喻不知道這個獎勵制度能不能激發采礦業的蓬發展,但他現在只能寄希于礦工上。

聊勝于無嘛。

就在他憂心百姓生活的時候,南邊傳來軍報。

樓喻神一震,看到軍報上悉的字跡,連日來的煩悶一消而散,眉眼出幾分喜意。

雖然軍報上措辭嚴肅正經,可樓喻還是從中品出幾分甜意。

他低首仔細閱讀。

軍報前半部分講的是功解救人質、降服南邊部族之事。

樓喻并不驚訝。

這點事對霍延來說本不是問題。

可軍報的后半部分讓他不挑起了眉。

朝廷軍在巫塔族發現了鐵礦,巫塔族私鑄鐵制武,可見其野心之大。

這些人都拉去挖礦吧,樓喻心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