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制度,都尉以上配親衛,都尉以下的曲軍侯、都伯之類下層軍不配親衛,所以一個普通士卒想靠軍功升遷,不僅要武藝超卓,還要運氣好,纔有機會在你死我活的戰場活下來。
等到了都尉這一級,生存率就有了基本保障。一是都尉指揮一營作戰,通常不用衝在前面與敵人短兵相接,二是邊有專職保護的親衛。除非被敵人包圍,至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
親衛的數量通常是所領兵力的十分之一。吳太后爲孫權配備了超額的親衛,又由有護衛經驗的吳指揮,就是要保證孫權的安全。誰曾想孫權還是了重傷,而且極有殘廢的可能。
就算孫策不罰吳,吳也沒辦法向吳太后待。
他也委屈。親衛營雖有攻堅的職能,但那只是權宜之計,不能當慣例。孫權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他上陣攻堅,他能有什麼辦法?
可是他不能說,至不能對孫策說。他要說了,孫權會恨死他。
孫策罵了吳一頓,命人召太醫來。
太醫查看孫權傷口時,雖然手腳儘可能的輕,但孫權傷勢太重,有些地方還必須將他翻過來,疼痛是避免不了的。孫權再也裝不了昏迷,忍不住出聲。
孫策站在一旁,著臉,一言不發。
孫權心虛,連看都不敢看孫策一眼。
查看完傷口,太醫擡起手,用袖抹去額頭的汗珠,拱拱手。“陛下,大多是皮傷,應該不礙事。只是膝蓋……有些麻煩,骨頭碎了,如果不將碎骨取出來,恐怕……”
孫權聲道:“孤的……”下面不敢說了,只能一臉希翼地看著太醫。
太醫同地看了他一眼,搖搖頭。
孫策皺了皺眉。“若是送住長沙,請華佗來醫呢?”
太醫躬道:“華佗醫出神化,尤其是外科,堪稱當世第一聖手,或許有救也說不定。臣雖無能醫治長沙王的傷,用藥穩住傷勢幾日,卻也沒什麼問題。”他頓了頓,又道:“當然,長沙王這幾日要忍著些,儘可能不要,免得碎骨筋,加重傷勢。”
孫策沉片刻,轉向孫權。“仲謀,你覺得呢?”
孫權心如死灰。這次離開戰傷,以後可能再也回不來了。只是傷嚴重,如果有人能保住他這條,恐怕也只有華佗。讓華佗來巫縣肯定是來不及的,只能回長沙,順水而下,也就是三四天的時間。
“臣弟遵旨。”孫權哽咽道。“臣弟無能,請皇兄貶爵降罪。”
孫策坐在榻邊,拉過孫權的手,輕輕拍了拍,言又止,一聲長嘆。
“準備快船,送長沙王歸國。”
——
中午,由張玄執筆,劉曄聯署的軍報送到行在,詳細描述了昨天的戰鬥過程和結果,並報告了當前採取的措施。
劉曄、張玄率部撤出陣地後,清點了傷亡。
此戰損失不可謂不大,傷亡近兩千餘人,陣亡及重傷員近三百,雖然不致命,卻喪失了戰鬥力的也有五六百。更大的麻煩是遭蜀軍反撲,重弩手損失近半,大量重弩被毀。
雖然張玄沒有明確指責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孫權輕敵,在沒有確保安全的況下登上剛剛奪得的陣地,遭遇對方有預謀的反撲,是失利的關鍵。
孫策氣得無語。虧得孫權已經在一個時辰前被送走了,否則他真想問問孫權是怎麼想的。
戰鬥還沒結束,你跑到戰場上去得瑟啥,擺造型嗎?
孫策有種覺,孫權可能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否則黃權不會挖個坑專門等他。從整個戰鬥的過程來看,孫權一直被黃權牽著鼻子走,主跳進了坑。
生氣虧生氣,戰事還沒結束,孫策隨即召集文武議事。
得知孫權慘敗,重傷,幾乎所有人都很意外。爲萬人將,邊有千餘裝備堪比武衛、武猛營的親衛部曲,孫權怎麼可能傷,而且是重傷?這不是意外,這是作死啊。
不過沒人指責孫權。不管怎麼說,孫權畢竟是陛下的親弟弟,尊貴的長沙王。
衆人默契的將重點放在了後續安排上。
一場意外的慘敗,讓衆人都謹慎了許多。如果說之前黃忠在宣漢一帶挫因爲太遠,很多人沒有直觀,這次在戰場,絕大多數人都親眼看到了地形的影響,如今軍械、裝備堪比中軍的長沙郡國兵又遭重創,沒人敢再不把戰爭當回事。
但是也沒人認爲應該放棄,撤軍是不可能的事。圍攻益州之勢已在,這時候撤軍豈不是看著別人立功。
反覆商討後,沮授拿出一個方案:全面對峙。
而言,就是將大軍沿天嶺陣線鋪開,選取多個進攻點,由不同的將領負責。
天嶺後面就是魚復城,曹不會輕易放棄,他又有足夠的兵力,可以不留任何空隙的防守。但這近十萬兵大部分是大族部曲,虛有其表,很多將領就是家主,並沒有真正的戰場經驗,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像黃權一樣善戰。
論將領的整水平,吳軍的優勢很明顯。一旦有人試出薄弱點,取得進展,立刻調整重心,加大攻擊力度,爭取突破一點,進而擊潰整個蜀軍戰線。
沮授的這個建議取得了一致認可。
孫策的目的就是練將,儘可能地讓更多的將領實戰,學習掌握這種不利地形下如何作戰。沮授的方案無疑是最合他心思的。從整個形勢來看,這個方案也是充分發揮了己方的優勢。
諸將不願輕退,都想克敵制勝,至要有個嘗試的機會。沮授的方案很公平,按戰績換,能者上,不能者下,打贏了,立功賞。就算沒打贏,至也能積攢一些實戰經驗。
兵練得再好,也要不時的見見。總不見,練不出真正的銳。
將領同樣如此。久不臨陣,有些覺會鈍化,也容易淪爲紙上談兵。
首戰的任務落在了前將軍朱桓的肩上。他將主持天嶺的戰鬥,以一月爲期,一個月後由右將軍紀靈替。主持戰事的期間,隨營軍師要每天撰寫戰紀,報送行在,由軍師審閱,然後分發諸將,共同參考學習,從中借鑑,同時也是一種督促,讓每個人都提高警惕,不要再出現孫權那樣的低級失誤,留下笑柄。
接任務後,朱桓迅速起程,帶著五千中軍將士趕往天嶺。
孫策本人也沒閒著,命令中軍水師近瞿塘峽,尋找戰機。
——
黃權反擊得手,重創孫權,吳軍被迫暫時後撤,在蜀軍中引起了不的轟。
尤其是黃權將吳軍俘虜和繳獲的甲冑、軍械、旌旗送到中軍時,更是觀者如堵,各種羨慕嫉妒恨。
在此之前,諸侯與吳軍戰,能取得類似戰績的唯兩人而已,故魏國之將張郃,今蜀國之太子曹昂。如今再加算上黃權,一共三人。
三人之中,兩人在蜀,這不是蜀國命不當絕的象徵嗎?
蜀軍士氣大振,曹卻是有苦說不出。
勝利固然能振士氣,卻不是雙方實力的真實現。黃權是蜀軍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孫權卻早已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萬人將,如果他不姓孫,本沒有機會指揮這樣的戰鬥。德不配位,任過其能,挫是遲早的事,只不過遇到黃權,這一跤摔得狠了些。
如果其他蜀軍將領認爲自己也能像黃權一樣擊敗吳軍,那就太天真了,最後的下場未必能比孫權好。
讓曹無奈的是,輕敵緒一旦滋生,憑言語是解決不了的,只有戰場上的挫敗能夠讓他們頭腦重新清楚。吳軍訓練有素,能在孫權挫的況下穩住陣地,有序撤退。蜀軍能不能做到,他卻沒把握。
一旦出現潰敗,天嶺防線有可能因此崩潰,孫策就能繞過瞿塘峽,直白帝城下。
曹找來法正商議。
法正也擔心,但他擔心的不是諸將輕敵,而是孫策撤離。
孫權從來不是目標,孫策纔是。
廖立多次傳來消息,孫策並沒有決戰的計劃,這次來也只是爲孫權掠陣,看看形勢。如今孫權被擊敗,孫策也看過了地形,很可能因此撤回秭歸,甚至是撤回南郡。
如果是這樣的話,擊敗甚至拖垮孫策的計劃就無疾而終了。
唯一的希就是彭羕及時找到了合適的地點,製造出一場山崩塌,借天地之力重創孫策。
怎麼看,這都不太現實。
沒讓他們擔心太久,斥候傳來消息,吳國前將軍朱桓率部趕來,看樣子是要接替孫權指揮作戰。
法正欣喜若狂,幾乎是衝進了曹的中軍大帳,將這個好消息報給曹。
曹著鬍鬚沉了片刻,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對法正說,我怎麼覺得這是個謀,就是想借我們的手教訓一下孫權,同時騙我們讓步?孫策是不是早就做好了進攻的準備,只是知道廖立是細作,故意說不想打,以便讓我們先是放棄了巫縣,接著又放棄了牛馬嶺?
法正覺得曹說的有些道理,卻不肯承認。他想了好久,對曹說,不管是不是謀,孫策想攻下天嶺都沒那麼容易,拖的時間越久,我們的機會越大。
至於廖立,那也簡單,看他以後還有沒有報送過來就知道了。如果真如大王所說,孫策早已識破廖立的份,只是想利用廖立傳遞一些假報,那廖立現在就是一枚失去價值的棋子,孫策就算不殺他,也不會再讓他自由活。
有一句話,法正悶在心裡沒說。到了這時候,廖立已經不重要了。就算有報送來也沒什麼價值,要麼是垃圾報,要麼是假報。
——
朱桓行很快,孫權戰敗後的第四天,他就趕到了天嶺,接管了指揮權。
在劉曄的陪同下,朱桓巡視了陣地後,讚不絕口。
“僕若爲將,當與五大都督比肩。”
劉曄笑笑,沒說什麼。人各有命,無法強求。朱桓能爲前將軍,是因爲他是江東人,早在天子渡江時便依附天子,到天子栽培。而他卻因一念之差,選擇了長安天子,了降臣。
能有今天的地位,他已經很意外了,不敢奢太多。
“僕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高見,能否賜教一二?”
朱桓高傲,卻不傻。劉曄接管軍權的時間雖短,卻能迅速穩定軍心,又將陣地守得嚴實,可見他對當前的形勢有著極爲清晰的判斷。不趁著這個機會請教,那太浪費了。
孫權是天子的親弟弟,可以越級請求劉曄協理軍事,他卻沒有這個資格。接軍權後,劉曄很快就要返回行營,想請教都沒機會。劉曄返回行營後,天子一定會問他相關的況,如果知道劉曄有想法,他卻沒有向劉曄請教,說不得便會低看他一等,覺得他驕傲自負,難大。
劉曄轉頭看看高聳雲的天嶺,沉了片刻,又收回目。
“指教不敢當,倒是有一點淺的意見,不知前將軍有沒有興趣聽?”
朱桓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請僕指點。”
“前將軍來之前,想必已經對天嶺的形勢瞭如指掌。在你看來,有幾可攻?”
朱桓略作思索,手提了指,說了幾個地名。誠如劉曄所說,天嶺的地形已經刻在他的腦子裡,蜀軍防線雖長,但大多易守難攻,真正有進攻可能的也就是那麼四五個地方。
“前將軍打算分兵幾路?”
朱桓愣了一下。他本來是打算每個地方都安排一些人進行攻擊,只是兵力會因地形不同有多有。可是聽劉曄這個意思,顯然並不支持這麼做。
見朱桓不說話,劉曄又道:“幾路虛,幾路實?”
朱桓靈一閃,啞然失笑。他再次拱手,語氣越發熱。“僕,我打算分兵六路,五路虛,一路實,五虛出擊,一實在手。這五個戰場,一個個的試過去。如何?”
劉曄哈哈一笑。“前將軍不愧是跟隨陛下多年,深諳虛實之道。五路虛指,一路實掌,虛隨時可以化實,如握拳傷人。實亦隨時可以化虛,如彈指要害。甚善。既然如此,我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等著喝將軍的慶功酒吧。”
朱桓只是靈機一,其實並沒有太明確的方案。劉曄看似什麼也沒說,其實卻爲他點出了要害,他一下子明朗了很多,對接下來該怎麼做有了大致的方向。
朱桓越看劉曄越崇拜,越覺得孫權腦子有問題。
有這樣的人做軍師,居然還會敗?就算打不贏,至也不會敗啊,而且還敗得那麼難看。
當晚,朱桓設宴爲劉曄送行,抓住機會向劉曄請教。如果不是擔心別人說閒話,他真想向天子請旨,將劉曄留在軍中。張玄雖然也不錯,可是和劉曄相比差得太遠了。
朱桓親筆寫了一封奏疏,盛讚劉曄。
——
次日一早,劉曄起程,返回南陵灘行營。
廖立隨行。
孫權重傷,被連夜送往行營之後,廖立沒有了依託,連進大帳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在自己的大帳裡看書、發呆。沒人攔著他,但他卻沒有嘗試離開。爲什麼不走,留下來又能幹什麼,他心裡也不清楚。
當劉曄來通知他,他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走了一天的山路,劉曄也沒和廖立說一句話。夜幕降臨時分,回到南陵灘行營,進了中軍大營,在中軍大帳等候通傳時,劉曄挪了一步,與廖立並肩而立。
“公淵是武陵臨沅人?”
“是。”廖立很謹慎地回了一句。
“認識零陵劉子初嗎?”
廖立遲疑了剎那,便應聲點頭。“認識。”
劉曄笑笑。“我曾與劉子初同殿爲臣,甚是投契。論軍事,我略遜一籌。論經濟,子初風格卓然,非等閒可比,我甘拜下風。至今想起當年辯論之事,仍然記憶猶新,宛如昨日。”他嘆了一口氣,又道:“只可惜子初去都後便失去了聯絡,也不知道他怎麼樣了。天子重賢臣,以他的才華,當大有用武之地。”
廖立微怔,隨即變了臉。他正想說著什麼,裡面有人出來,傳劉曄帳。劉曄笑著點點頭,舉步進帳,廖立獨自一人站在帳外,心跳如鼓,面赤如火。
自以爲謀劃周,天無,哪知道破綻如此明顯,一開始就被人識破了,簡直是丟人丟到家了。
廖立在帳外站了很久,一直到帳中有人出來,通知他帳見駕。他左右看了看,沒看到劉曄的影子,鼓起勇氣,問了一下來傳旨的郎,才知道劉曄已經見駕完畢,走了多時。
廖立自知失態,更加窘迫。了帳,見孫策坐在案後,正與郭嘉說話,遲疑了一下,上前跪倒在地,大禮參拜。孫策起,從案後繞了過來,走到廖立面前,揹著手,打量著廖立。燈從他背後照來,影像無形的威落在廖立背上,讓他不過氣來。
“廖君,朕將弟弟託付給你,你卻辜負了朕啊。”孫策幽幽地說道。
廖立再拜叩首。“立愧對陛下,愧對長沙王,請陛下給立一個機會,將功贖罪。”
章節報錯
人生低谷中的劉緯,機緣巧合下,穿越到了公元200年的三國時代,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他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平南蠻、奪益州,收攏天下英雄豪傑,南攻劉備、孫權,北擊曹魏、五胡,最終一統天下,中興漢室! 這裡有權謀詭詐,也有兵法奇計;有超時代的技術,也有精彩的戰鬥畫面!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英雄輩出的亂世,共同見證那綺麗輝煌的宏偉大業!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秦天德穿越至南宋初年,面對著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奸臣把持朝政內憂外患的南宋朝廷,他從一個地主家的惡霸少爺一步步走上南宋朝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位置,最終成爲了大宋歷史上唯一的國師!
武朝如詩篇,風姿美如畫。 穿越了?還是庶子?沒關係,因為方正只想過悠閑的生活。 可越不想參與朝廷的事情,它就越就越陰錯陽差的糾纏你。 武朝有江湖,空有一副行俠仗義之心,卻無練武之資。 不過一切都沒有關係,擁有超時代知識的方正能在爾虞我詐的朝廷活的如魚得水,在武力為尊的江湖,他能收強者為己用。 有才子,就有佳人,朝廷丞相之女、書院院長之女、武林聖女、神女圍繞其間,到底他又會選擇誰呢?還是一網打盡?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