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起兵之后,曹參一直跟隨劉邦東征西戰,韓信歸附劉邦之后,曹參也曾長時間輔佐韓信,一直到了天下平定,劉邦準備大封功臣之時,眾人發現,曹參的功績確實令人矚目。
光是這與劉邦一起逐鹿天下的諸侯,曹參就滅了兩個,順帶拿下了一百多個縣的地盤,至于將軍或者地方官員,那更是曹參的甕中俘虜,也都是在曹參的俘虜名單之中,再加上曹參和劉邦相交甚篤,二人皆是有一些直爽豪情的武將脾氣,可以說曹參為首功,是沒什麼人反對的。
但是在這時,劉邦卻有了其他的算計。
原來如果說誰能和曹參一爭首功的話,那就要說到蕭何了,蕭何也是劉邦沛縣起兵的「老家人」了,一開始在沛縣時,蕭何便就是曹參的上司,在後來蕭何為劉邦掌管糧草,調動后勤軍需,讓劉邦可以安心地在外征戰,并且還留下了「月下追韓信」的佳話,為劉邦留下了這「蓋世兵仙」,也是功勞甚大。
并且在這時,曹參代表的是武將一伙,蕭何代表的是文臣一伙,二人的首功之爭,基本就算是文臣武將在劉邦這里的交鋒了。
如果按照劉邦的脾氣來說,他一開始可是非常討厭讀書人的,甚至有的儒生前來投奔劉邦,劉邦看到這群儒生們帶的「儒生帽」,都會心生一些「惡趣味」,拿下來他們的帽子,就往里面撒尿,根本就沒把他們當人看。
到了後來,陸賈經常勸劉邦多讀書,并且把《詩經》、《尚書》獻給劉邦,最終把劉邦惹得急眼了,一拍桌子怒道:「這天下是我在馬上打下來的,拿的是寶劍長矛,不是你這些詩書。」
陸賈卻一梗脖子道:「大王在馬上得到的天下,這是不假,但難道您還能在馬背上治理天下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