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是一個孤獨的長者,他坐在老年人院的陽台上,望著遠處的山巒,心中充滿著思念。回首往事,他想起了妻子張允和的溫柔笑容,想起了兒女們歡樂的童年時光。然而,現實卻如此殘酷,他們已經離他而去,他只能默默地憑吊著。
身體的衰老讓周有光感受到了時光的流逝,他的步履漸漸沉重,眼神也透露出深深的疲倦。他曾經是一個英勇奮斗的年輕人,為國家的發展盡心盡力,如今卻只能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余生。
盡管有人照顧他,但他始終感到一種孤獨,一種無法填補的空虛。朋友們相繼離世,他成了最后一位見證歷史的長者。他的眼中充滿了追憶和思索,他思考著生命的意義,思考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拋開周有光家庭所經歷的災難之后,他與妻子張允和的婚姻無疑是一段幸福的愛情故事。
周有光和張允和的婚姻長達70年,他們從青春洋溢的年輕人一路走到了年邁之際,他們的頭髮早已斑白,但他們的愛情卻愈發堅定。
當他們相識的時候,周有光是一位年僅17歲的大學生,而張允和則是剛升入國中的中學生。盡管年齡相差不過三歲,他們卻來自不同的年級和學校,原本沒有太多的交集。然而,命運卻安排了一次奇妙的相遇。
周有光和周俊人是一對親兄妹,他們相依為命,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家庭的住址離張允和的家很近,所以周俊人和張允和成為了要好的同班同學。
每天上下學的路上,周俊人和張允和總是并肩而行,交流著彼此的心情和趣事。有時候,她們會相約到對方家里玩耍,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這種相互的陪伴讓周有光對張允和產生了好奇,他想知道這個與妹妹關系密切的女孩是什麼樣子。
正是在1928年的一個假期,周有光偶然遇見了來找周俊人的張允和。當他第一次看到她時,他被她的美麗和靈動的眼神所吸引。
當由于兩人僅僅見過幾面,彼此之間仿佛來自不同的世界,所以最多只是寒暄了幾句。由于彼此了解甚少,周有光將張允和當做一個妹妹看待,而張允和對他也沒有多余的感情。
然而,他們兩人的成熟儒雅與活潑明媚的氣質相互吸引,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從相互熟悉到萌生愛意,是在張允和考入上海中國公學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